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1.
黏膜炎是肿瘤患者进行放化疗时常见的消化道并发症,包括口腔黏膜炎和胃肠道黏膜炎,临床表现为口腔溃疡、呕吐、腹泻和疼痛等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抗癌治疗。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是参与天然免疫的重要受体,通过介导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作用参与放化疗诱导黏膜炎的发生发展。文本针对现有TLR与黏膜炎相关研究予以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不同TLR在放化疗诱导的黏膜炎中作用不同:TLR2是放化疗诱导的黏膜炎发生中炎性级联反应的重要受体;TLR4的激活能增加胃肠道黏膜炎症反应以及导致口腔上皮溃疡形成;TLR5激动剂能够降低放疗诱导的黏膜炎损伤程度;拮抗或敲除TLR9可减轻放化疗诱导的胃肠道黏膜炎。然而,目前尚未有TLR相关激动剂或抑制剂应用于临床,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对不同TLR在黏膜炎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为放化疗性黏膜炎的精准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黏膜炎是放疗、化疗最为常见的副反应,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临床表现多样、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炎症性疾病,在口腔常表现为局部黏膜烧灼样刺痛,在胃肠道多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目前发现局部菌群失调可促进放化疗黏膜炎发生发展,益生菌可作为防治黏膜炎的新兴路径。本文就益生菌防治口腔和胃肠道放化疗黏膜炎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重点关注微生物对黏膜炎的发病机理和治疗的影响。文献复习结果显示,黏膜炎的发生发展与局部菌群组成和功能改变有关,益生菌可通过调节局部微生态及宿主免疫等机制发挥防治作用。目前用于防治黏膜炎的益生菌多为乳杆菌、双歧杆菌等,多数临床试验证实益生菌防治黏膜炎有积极作用。但由于益生菌品种繁多、肿瘤治疗方案不同,可能造成部分研究未观察到防治作用,选择有效性及安全性高的益生菌、设计最佳菌种组合及干预方案是当前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是肿瘤患者进行放疗和(或)化疗时常见的口腔局部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抗肿瘤治疗。生物标志物是在疾病发生前或过程中在不同生物学水平上出现的信号指标。全面了解口腔黏膜炎相关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早期识别口腔黏膜炎高风险患者及筛选易发展成为严重口腔黏膜炎的患者,从而指导针对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本文对现有口腔黏膜炎相关生物标志物予以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口腔黏膜炎相关生物标志物包括生长因子、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血浆抗氧化剂以及促凋亡/抗凋亡蛋白等。这些生物标志物可用来预测口腔黏膜炎的风险或者早期识别易发生严重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的患者,其中上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及C反应蛋白可用来预测和评估口腔黏膜炎发生风险及发展程度;剪切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1,ER?CC1)、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1,XRCC1)、甲酰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A(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family member 1A,TNFRSF1A)等基因是近年研究热点,部分基因型及表达量对口腔黏膜炎的风险及严重程度有不同程度的预测能力。但目前尚未有生物标志物用于临床,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对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可靠性及准确性进行验证,为放化疗口腔黏膜炎的早期精准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培养上清中骨形成蛋白(BMPs)对树突状细胞(DCs)和巨噬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PD-L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免疫的调控。方法 体内实验:将皮下接种和腹腔接种CT26肠癌细胞的BALB/c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BMPs抑制剂LDN193189组和LDN193189联合紫杉醇组,肿瘤接种第8天,分组给药18 d。测量肿瘤体积和腹围,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其瘤体或腹水中DCs和巨噬细胞百分比及其表面PD-L1阳性表达率。体外实验:对正常BalB/c小鼠骨髓分离培养的树突状细胞(BMDCs)和巨噬细胞(BMMs)分别做以下处理:①不作处理(对照组);②加入CT26上清;③与CT26不接触共培养; ④加入CT26上清联合LDN193189;⑤与CT26不接触共培养,加入LDN193189;⑥加入CT26上清联合LDN193189和紫杉醇;⑦与CT26不接触共培养,加入LDN193189和紫杉醇。ELISA检测CT26培养上清中是否有BMPs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处理下BMDCs和BMMs表面的PD-L1表达阳性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体内实验中,LDN193189组肿瘤体积或腹围最大,DCs和巨噬细胞百分比及其表面PD-L1阳性表达率最低;体外实验中,ELISA检测结果显示,BMPs在CT26上清中有表达,其质量浓度为(0.59±0.09) ng/mL。加入CT26上清联合LDN193189和与CT26不接触共培养并且加入LDN193189组BMDCs和BMMs表面的PD-L1表达阳性率较低,接近对照组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BMDCs、BMMs中IRF-1 mRNA和蛋白表达低于与CT26不接触共培养或加入CT26上清组;LDN193189加入到加有CT26上清或与CT26共培养的BMDCs和BMMs中,IRF-1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而两个LDN193189联合紫杉醇组,IRF-1 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加。结论 CT26分泌的BMPs增强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抗肿瘤血管生成已是临床上肿瘤治疗的常用方法.但是,在此治疗过程中,肿瘤也会逐渐对抗血管生成药物产生耐药,这可能与肿瘤微环境的改变有关.怎样进一步改善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疗效是目前的热点问题.最近有研究认为将其与肿瘤免疫治疗相联合可能是一种相互增益的治疗策略.本文就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及其耐药、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的关系,抗肿瘤血管治疗联合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探索肿瘤治疗新靶点、寻找肿瘤治疗新模式提供思路及参考依据,从而最终造福于广大癌症患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